脱贫攻坚的春风逐渐吹绿了城乡大地,拂暖了片片田野,我市通过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因地制宜扶持的项目和创新精准帮扶,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频现,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儋州特色的精准脱贫路子,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致富成果,在脱贫攻坚、同奔小康的生动画卷上绘上了不一样的底色。
△大成镇新风村工人在“扶贫车间”缝制编织袋。记者夏佟 摄
大成镇新风村委会旁边新建成72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传出的阵阵“嗡嗡”声,一个个吨袋吊环在缝纫工的操作下,随着缝纫机一圈一圈缝合着……“嗡嗡”地缝纫声此起彼伏,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以前我在家没事干,现在‘扶贫车间’开到了家门口,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挣钱机会,让我们不用出村就能上岗就业,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新风村委会贫困户黎翠兰说。
△大成镇新风村工人在“扶贫车间”缝制编织袋。记者夏佟 摄据了解,“扶贫车间”今年3月16日投产,截至11月底已经给就业的60名贫困户职工和普通农民工发放工资总额105.32万元。其中24名贫困户职工获得月工资总额7.2万多元,人均月工资总额3000元。贫困户职工通过“扶贫车间”实现了贫困户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创新举措,新风村通过“扶贫车间”这个就业基地,把车间开办到村民家门口,为村民们提供就业脱贫的新渠道。
△兰洋镇南罗村委会七叶葡萄。记者陈钟鹏 摄
虽是冬季,但兰洋镇南罗村委会七叶葡萄扶贫产业种植园却依然挂满了圆润剔透的葡萄。优质的葡萄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也充实了加盟该园的黎族、汉族同胞的钱袋子。据了解,七叶葡萄园采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四年来共吸纳了738万元的股金,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亩。入股的269户黎族、汉族贫困户都按照约定如约得到了年度分红。另外,来自兰洋镇加老、南罗、番开、兰洋等村委会的部分入股的黎族、汉族贫困户在基地劳动,每年人均挣得2万多元的劳动报酬 ,按实际劳动时间计算,月均2000元左右。
谁能想到,小小的葡萄,竟能改变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要脱贫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给钱给物只能让贫困户尝一时之甜、解一时之困。要实现精准扶贫,必须跳出传统套路,树立市场思维、特色思维,发展特色产业。从一开始,当地政府就看准了这点,并因地制宜,引进儋州丰盛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葡萄种植项目。从目前效益来看,印证了当初引进和发展葡萄种植项目的正确性。
△贫困户薛福龙正在检查蚕结茧情况。记者羊文彪 摄
一间间蚕房掩映在绿树之中,雪白的蚕茧挂满了蚕架,贫困户薛福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薛福龙家住木棠镇薛宅村委会龙头村,有六口人,往日靠着家中的那几亩田种植水稻来维持生计,年收入才1万余元。自从种桑养蚕之后,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有3万多。这样的收入是以前的他所不敢想的,心里可是乐开了花。“现在,我的基地养的水律蛇、眼镜蛇等总共2000多条,每月大约能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近日,通过养蛇脱贫的木棠镇薛宅村委会龙头村村民薛庆儒告诉记者。在薛宅村如薛福龙、薛庆儒等因特色产业致富的并不是少数,养殖肉鸭的薛现安,养殖儋州鸡的孙进爵……
△木棠镇薛宅村贫困户薛克用的妻子在喂养草龟。记者丁子芹 摄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薛宅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措并举,指导该村党支部做好整村发展规划,利用扶贫产业资金和定点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改善生产设施,组织贫困户抱团发展冬季瓜菜、养殖绿壳蛋鸡、养龟等多种扶贫产业,与企业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民的钱包逐渐鼓起来。目前,全村568户2629人全部脱贫,成功摘掉了深度贫困村帽子。
儋州市新闻中心记者韦斌/文
编辑:王彩玉审核:陈钟鹏